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|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

// 蓬萊漸近的藍奕邦《潮騷》

// 蓬萊漸近的藍奕邦《潮騷》_d0039085_215953.jpg
藍奕邦的初回及次回大碟名《不要人見人愛》及《無非想快樂》也是帶點玩味的意思。前者,當歌手當然希望人見人愛,車見車載,有誰會希望「不要人見人愛」?而後者,在聽畢整張大碟後,原來一點快樂也找不到,才發覺大碟名是歌者的心聲,是歌者想快樂,而不是從歌曲中找到快樂。

初次從網上接觸到這張大碟名為《潮騷》的資料時,乍看碟名、大碟封面照及派台歌也是大路之作,感覺就像完完全全把之前的藍奕邦形象全都抺去,那一刻想過,難道這一張大碟是妥協之作?

再接觸多一點的時候,已經知道「潮」是解作潮水的意思,並不是指潮流,而歌者亦把歌曲區分為潮漲及潮退兩部份。再細味歌曲的名字,原來剝開糖衣的外層,最深處的仍然依舊是那個我喜愛的藍奕邦。

「盲年」及「蓬萊」皆為主打,亦皆是藍奕邦的新嘗試 -- 電子音樂,兩者也由周耀輝填詞,同樣是有深度之作,不是一般的情情愛愛事件簿。前者具備流行原素,但題材不算大路,後者節奏感極重,是歌者極少數之作。而「蓬萊(未到)」的版本更加虛幻,更重Dance Beat 。

「爸爸今天不歸家」是全碟的最佳作,歌詞由游思行負責,這位小妮子的作品不算多,亦不算流行的一類。從其Blog 得知這首歌是由藍奕邦提出概念,小妮子負責行動,歌詞中的那些絲絲點點經歷全都是「真人真事」,感慨非常。歌曲的Intro 部份用上巴哈的「Air」來作開首,和諧美滿的感覺與歌中所表達的悲憤感情形成極大對比,是一個有深度的反思。如果大是家喜歡劉德華的「模範生」的那種時事題材,這首「爸爸今天不歸家」應該也會是大家的那杯茶。

其餘歌曲「巴不得」是輕鬆得意之作,電子音樂配上醜逸有感的歌詞,又是另一首佳作。由新晉年輕才子王貽興填詞的「三十不惑」及「下世」則顯得功力不足。「浮木」用在海上的浮木來比喻人生遇到的不同愛人,「善忘」則用上失憶症來代入失去愛情的後遺症,這首黃偉文之作似乎有點行貨。

重唱了譜上新編曲的郭小霖名作「夢中見」,原唱的感覺是綿綿柔柔的,單是這一點的感便已經覺得與藍奕邦的風格十分相似,重新編曲後的音樂部份比原作更多更精彩,保留神緒之餘又有另一番滋味,是一次合格有餘的重唱。

在同一時間,香港樂壇突然湧現了一堆有關「人性」、「感恩」的歌曲,古巨基的《我生》大碟及劉德華的《聲音》大碟皆是這一類的作品,但兩者的幕後黑手皆是林夕,同樣出自同一出處,難以作出比較,但我可以肯定地說這張集百家之作的《潮騷》在流行程度上一定不及以上的兩張大碟,但那一個大方向其實都是一樣的。既然藍奕邦可以替劉德華度身訂造了如「常言道」及「張開眼睛」這類有意思又能大熱的歌曲,這次自行控制歌曲的選材,怎說也應該可以做得更好。

這一次,藍奕邦成功了。

伸延閱讀 1 : 西崎模擬公園
伸延閱讀 2 : 藍奕邦
伸延閱讀 3 : 何處覓蓬萊
by karvitz | 2006-09-18 21:30 | :: 有歌而發